3-甲基-2-丁酸甲酯
物理性质
性状:无色液体
密度(g/mL,15℃):0.935
熔点(oC):-41
沸点(oC,常压):70-75
折射率:1.4364
闪点(oC):37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氯仿、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作用与用途
常温常压下稳定
性质与稳定性
异戊烯酸甲酯是Martel法制备菊酸的重要中间体。
合成方法
其制备方法是用双丙酮(1mol)和次氯酸钠溶液(500mL)在反应瓶中剧烈搅拌,反应放热,将温度升到50℃继续滴加次氯酸钠(150mL,总量为5mol),控制滴加速度,使反应温度维持在55~60℃,当次氯酸钠加完时,升温到65℃左右,再在自然冷却下继续搅拌3~4h,加入少量Na2SO3以还原过量的次氯酸钠,然后静置分层,分出氯仿,在20℃时用稀H2SO4酸化,再用氯仿萃取、水洗、干燥,蒸出溶剂氯仿,残余物冷却后得黄色固体即异戊烯酸(CAS[541-47-9]),m.p.60~65℃(文献值m.p.68.5~69.5℃),b.p.194~195℃。
取上述制得的异戊烯酸1mol与甲醇4.4mol混合后加入少许浓硫酸为催化剂,在60~70℃搅拌反应5h,冷却后用水稀释分出有机层,水层用氯仿萃取,与有机层合并,用稀Na2CO3溶液洗涤,水洗、干燥,蒸出氯仿,再收集130~140℃馏分为异戊烯酸甲酯。反应方程式如图:
此外用异丁烯与四氯化碳在铜催化剂存在下加压进行调聚反应,再用硫酸进行水解也可得到异戊烯酸,二步收率可达84%以上,再进一步与醇酯化即得异戊烯酸酯。反应方程式如图:
也可用亚磷酸三烷酯与氯乙酸乙酯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基亚磷酸二烷酯,再在极性溶剂中,在强碱(如氢化钠、氨基钠、醇钠)等存在下与丙酮进行华-依(Wadsovorth-Emmons)反应,即得到异戊烯酸酯(第一步收率为90%,第二步收率为84.5%)。
贮存方法
常温 ,避光,通风干燥处,密封保存
生态学数据
通常对水是不危害的,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1.6
2、 氢键供体数量:0
3、 氢键受体数量:2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2
5、 互变异构体数量:未确定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26.3
7、 重原子数量: 8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110
10、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 共价键单元数量:1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1.6
2、 氢键供体数量:0
3、 氢键受体数量:2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2
5、 互变异构体数量:未确定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26.3
7、 重原子数量: 8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110
10、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3272 3/PG 3
安全标识:S16 S29 S33
危险标识:R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