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二腈
物理性质
性状:无色液体。
密度(g/mL,25/4℃):0.951
熔点(oC):-31.4
折射率:1.441
闪点(oC):112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
作用与用途
远离强氧化剂,还原剂,强酸,强碱。
贮存方法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小鼠(口服)LD50:126 mg/kg
大鼠(口服)LD50: 500mg/kg
由于食盐的LD50是3,000 mg/kg,BPA的急性毒性程度与食盐同。
生态学数据
通常对水是不危害的,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34.30
2、 摩尔体积(m3/mol):130.8
3、 等张比容(90.2K):327.2
4、 表面张力(dyne/cm):39.1
5、 极化率(10-24cm3):13.60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0.1
2、 氢键供体数量:0
3、 氢键受体数量:2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4
5、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47.6
6、 重原子数量:9
7、 表面电荷:0
8、 复杂度:125
9、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3、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 3276 6.1/PG 3
危险品标志: 有害
安全标识:S36/S37
危险标识:R20/21/22
性质与稳定性
用于氘标记化合物的制备。
合成方法
1.离子交换法
精制氯化钾溶液(250g/L)经阳离子树脂(732)柱吸附,并用蒸馏水洗涤至无氯离子流出为止。然后用200g/L的碳酸氢铵洗脱至流出液中钾离子低于2g/L为止。加热洗脱液至150℃,再将溶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593左右,然后通入CO2气体进行碳化,析出碳酸氢钾结晶,离心分离后用400℃左右热风使碳酸氢钾分解为碳酸钾。反应方程式如下:
2.电解法
氯化钾溶于水(280g/L),然后于精制槽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钾和氢氧化钾,以除去Ca2+、Mg2+,澄清后用盐酸调Ph值至8~10,送隔膜电解槽电解。槽电压2.8~3.5V,槽温60~70℃。电解液中KOH含量10%~15%,蒸发浓缩至50%,冷却至30~50℃析出KCL分离了氯化钾后的溶液,进行预碳化,当KOH浓度低于30g/L时,过滤除去Fe(OH)3沉淀。然后继续浓缩至50%,进行二次碳化,析出碳酸氢钾。分离后于300℃下热风干燥(分解)得碳酸钾。
食品级碳酸钾还需将上述工业品溶于水,加入还原剂除去重金属和砷。再经浓缩、结晶、离心、干燥、粉碎,得食品级碳酸钾。反应方程式如下:
3.草木灰法
利用各种植物果壳(如棉子壳、茶子壳、葵花子壳等),煅烧制成草木灰,其主要成分有碳酸钾、硫酸钾和氯化钾。先用温水溶解浸提,浸提液中加入少量的石灰乳,经过滤、澄清后蒸发浓缩至相对密度1.318,冷却结晶、过滤以除去硫酸钾。母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526,冷却结晶、过滤以除去氯化钾。母液浓缩至刚有晶体析出,冷却结晶、过滤得碳酸钾。也可再将其用水刚好全部溶解,通入CO2气体,使全部碳酸钾转变为碳酸氢钾晶体析出,碳酸氢钾经煅烧得碳酸钾。反应方程式如下:
4.路布兰法
将硫酸钾、煤粉、石灰石按一定配比混合,加水搅拌。其中氯化钾控制在6%~8%,钠盐控制在8%~10%,然后在900~1000℃温度下进行熔烧得黑灰。将黑灰粉碎,用热水浸取,浸液蒸发使部分未转化的硫酸钾析出,经分离后清液送碳化塔预碳化。碳化液加高锰酸钾使铝、硅、铁等杂质沉淀,滤液蒸发至碳酸钾、钠复盐入杂质沉淀析出,清液经二次碳化得粗制碳酸钾结晶,再经过滤、水洗,然后于500~600℃下在煅烧炉中进行煅烧成碳酸钾成品。其反应式如下。
5.在工业碳酸钾中加入等量蒸馏水,搅拌,加热溶解后,加入少量活性炭,搅拌。根据原料中Ca2+离子的含量加入适量草酸钾 ( 生成草酸钙沉淀以除Ca2+离子) ,搅拌,加热至沸腾,趁热过滤,将所得的清亮滤液蒸发浓缩至表面出现结晶薄膜为止,停止加热,冷却结晶,结晶完全后离心甩干,得水合物碳酸钾,加热至105~110℃脱水干燥,即得无水碳酸钾。
6.照相级无水碳酸钾精制 将工业碳酸钾溶于蒸馏水中,进行溶液提纯,过滤除去杂质,滤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制得无水碳酸钾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