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苄醚
物理性质
性状:无色透明液体
相对密度(g/mL,20/4℃):1.0428
相对密度(g/mL,15/15℃):1.036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6.84
熔点(oC):4
沸点(oC, 101.3KPa):298
折射率(n20oC):1.5618
闪点(oC,闭口):135
蒸气压(kPa, 200~201oC):2.67
蒸气压(kPa,170 oC):2.13
蒸气压(kPa,160 oC):1.47
溶解性:不溶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
常温折射率(n25):1.5592
相对密度(25℃,4℃):0.9782100
液相标准热熔(J·mol-1·K-1):342.3
作用与用途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为可燃性液体。着火时可用水、泡沫灭火剂、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等灭火。
化学性质:二苄醚不稳定,常温下也可被空气中的水分逐渐分解成苯甲醛。在40~250℃加热时,受空气的氧化作用,80%~85%转变为苯甲醛、苯甲酸和苯甲酸苄酯。与金属钠或氢氧化钠一同加热,生成甲苯和苯甲酸。二苯醚在金属钠上加热,或在液氨中与氨基钠反应,发生重排,生成1,2-二苯基乙醇(C6H5CH2CHOHC6H5)。在氯化钴存在下,与丁基氯化镁(Grignard试剂)作用时,室温下即分解成甲苯及苄醇。
性质与稳定性
用作硝酸纤维素的增韧剂和配制香精用的溶剂,也可用作中等程度的防老剂, 主要用于制造海绵橡胶制品。用作硝酸纤维素、醋酸纤维素的增塑剂、树脂、橡胶、蜡、人造麝香等的溶剂。二苄醚与氧化锌的混合物是蚊、蝇、蚋、跳蚤的驱避剂。
合成方法
由氯化苄与浓碱作用制得,也是生产苄醇时的副产物。
精制方法:二苄醚中常含有苯甲醛和甲苯等杂质。用氢氧化钠溶液和亚硫酸氢钠溶液充分洗涤以除去苯甲醛。经碳酸钾干燥后,减压分馏除去甲苯。蒸馏在氮气或二氧化碳气流中进行。也可以用结晶的方法精制。
贮存方法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毒理学数据
与分类相关的LD/LC50量:
口腔 LD50 4300mg/kg(mam)
2500mg/kg(rat)
刺激皮肤 mild 500mg/24h(rbt)
刺激眼睛 mild 500mg(rbt)
主要的刺激性影响:
在皮肤上面:刺激皮肤和黏膜上。
在眼睛上面:强烈的腐蚀性影响。
致敏作用:没有已知的敏化影响。
生态学数据
总括注解
生态毒性的影响
备注:对鱼类有毒
水危害级别2(德国规例)(通过名单进行自我评估)该物质对水及其危害的。
即使是小量,不要让该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污水系统。
即使是极其小量的产品渗入地下也会对饮用水造成危险。
对水体中的鱼和浮游生物也有毒害。
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对水中的有机物有剧毒。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62.03
2、 摩尔体积(m3/mol):189.3
3、 等张比容(90.2K):475.6
4、 表面张力(dyne/cm):39.8
5、 介电常数:
6、 偶极距(10-24cm3):
7、 极化率:24.59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3.3
2、 氢键供体数量:0
3、 氢键受体数量:1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4
5、 互变异构体数量: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9.2
7、 重原子数量:15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137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 3082 9/PG 3
危险品标志: 刺激危害环境
安全标识:S23 S61
危险标识:R36/37/38 R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