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乙酸荧光素
物理性质
物性数据:
1. 性状:白色结晶粉末
熔点(℃):200-203
性质与稳定性
2、用途
FDA可透过细胞膜并作为荧光素积蓄在活细胞内。由于荧光素较BCECF或Calcein的亲水性低,因此从细胞中渗漏的量也高。FDA也可以用于流式细胞仪。荧光素的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488nm和530nm。
贮存方法
1、贮存
-20°,避光储存。
分子结构数据
五、分子性质数据:
1、 摩尔折射率:107.16
2、 摩尔体积(m3/mol):283.1
3、 等张比容(90.2K):816.9
4、 表面张力(dyne/cm):69.2
5、 极化率(10
计算化学数据
四、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3.6
2、 氢键供体数量:0
3、 氢键受体数量:7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4
5、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88.1
6、 重原子数量:31
7、 表面电荷:0
8、 复杂度:708
9、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3、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共价键单元数量:1
作用与用途
1.无色透明液体,有特臭。凝固点<100℃,沸点157-158℃(98.9kPa)稍有分解,58℃(2.4kPa),55℃(1.73kPa),相对密度1.1143(20/4℃),折射率1.4996,闪点73℃。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与苯可以任意比例混溶。粘度(20℃)3.43mPa·s。纯品在空气中分解缓慢,其水溶液在空气中氧化成二硫化物,在碱性和盐酸中易于分解。
2.硫醇类分子由于其中—SH离子的作用,可使皮肤及黏膜中蛋白质变质,使眼结膜及角膜浑浊乃至溶解。此外,一般具有催眠作用,高浓度时能麻痹中枢神经。大部分硫醇能经皮肤吸收,涂抹皮肤上,短时会因刺激而发红,长时接触则会致癌。但随硫醇分子内碳原子数的增加,其毒性递减:C1>C2>C3>C4>C5>C6>C7>C8…设备应密闭,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具。参见正丙硫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