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碳酸酯
物理性质
性状:白色结晶。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1.2
熔点(oC):74~77
沸点(oC,常压):180
闪点(oC):145
11. 溶解性:难溶于水,稍溶于乙醚、苯,易溶于甲醇、乙醇
作用与用途
如果遵照规格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未有已知危险反应,避免氧化物
性质与稳定性
具有良好的触杀和熏蒸作用,击倒力强,持效期3~4d,对稻叶蝉、稻飞虱有速效性防治效果。用25%可湿性粉剂30~37g/100m2 ,对水15~22.5kg喷雾,或用3%粉剂450g直接喷粉。此外还可用于防治棉蚜、棉铃虫、茶蚜虫、茶小绿叶蝉、稻纵卷叶螟、柑橘锈壁虱等。
合成方法
有冷法和热法之分。
1.氯甲酸间甲苯酯法(冷法)氯甲酸间甲基苯酯的制备 将光气于低温下通入甲苯中,缓慢地加入间甲酚。于-20℃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控制滴加速度,保持温度不高于0℃。调节釜内压力稍呈负压,加完碱后,使料液呈碱性。继续搅拌,然后加盐酸调节pH值为3,并加适量水,洗去反应中生成的氯化钠。静置分层,放掉盐脚水而得。
工艺条件:配料比为间甲酚:光气:碱=1:1.1:1.6,NaOH浓度20%,反应温度0℃。速灭威制备 将氯甲酸间甲基苯酯,滴加至过量的一甲胺水液中,温度在-10℃左右,同时滴加20%氢氧化钠溶液,控制温度在0℃以下。反应毕,加水稀释,离心过滤,水洗,干燥而得。
2.热催化法 将间甲酚在催化剂作用下,于100-110℃与光气直接反应,制得氯甲酸间甲酯的含量为96%。所用的催化剂可重复循环使用。氯甲酸间甲苯酯在甲苯中、于60℃与一甲胺进行胺化反应,无需经过水洗和脱溶。该工艺的特点是大地减少污水量,且减轻劳动强度,改善环境。原药为白色或微红色粉状固体。配制成2%或3%粉剂,20%或30%乳油,25%或50%可湿性粉剂。原料消耗定额:间甲酚(≥90%)760kg/t、甲胺(40%)690kg/t、甲苯290kg/t、光气(75%)870kg/t、烧碱(30%)3120kg/t、盐酸(37%)250kg/t。
3.氯甲酸间甲苯酯的合成以甲苯为溶剂,并冷却至-10℃左右,将光气经鼓泡器通入甲苯中进行吸收,温度不超过0℃,把定量间甲酚加入光气吸收液中,冷却、搅拌下滴加氢氧化钠缚酸,并分解多余光气。间甲酚、光气、氢氧化钠的配比为1∶1.1∶1.6(mol),间甲酚与甲苯的配比为1∶1.3(质量比)。反应液经后处理并回收溶剂后得氯甲酸间甲苯酯。
4.速灭威的合成将氯甲酸间甲苯酯加到经预冷的一甲胺溶液中,同时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温度控制在0℃以下,经过滤、水洗、干燥等后处理,即得速灭威。
5.将间甲酚投入溶剂中,滴加甲氨基甲酰氯,反应数小时后,搅拌升温,通氮赶去氯化氢,经过滤、水洗、干燥等后处理,制得产品。
6.反应可在惰性溶剂(苯、甲苯)中进行,以叔胺(如三乙胺)为催化剂,异氰酸甲酯过量,控制反应温度,即可合成得速灭威。
贮存方法
密封、在 0-6 oC下保存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大鼠口经LD50:268mg/kg
大鼠吸涂在皮肤LD50:896mg/kg
大鼠吸入LC50:475mg/m3
生态学数据
对水是稍微有危害的不要让未稀释或大量的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者污水系统,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46.01
2、 摩尔体积(m3/mol):152.1
3、 等张比容(90.2K):36.6
4、 表面张力(dyne/cm): 36.6
5、 介电常数:无可用
6、 偶极距(10-24cm3):无可用
7、 极化率:18.24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1.7
2、 氢键供体数量:1
3、 氢键受体数量:2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2
5、 互变异构体数量:2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38.3
7、 重原子数量:12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159
10、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 2757 6.1/PG 3
危险品标志: 有害危害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