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镝(III)
物理性质
性状:亮黄色六方系板状晶体。
密度(g/mL,25℃):3.67
熔点(oC):718
沸点(oC,常压):1500
溶解性:溶于水
作用与用途
常温常压下稳定
避免光,明火,高。溶于冷、热水和乙醇中,其水溶液对石蕊显中性。与HBr、HI气体反应,分别生成溴化物和碘化物。其六水合物有较强的吸潮性,在空气中加热分解生成DyOCl。用作分析试剂和电解法制备金属镝的原料。
合成方法
由氧化镝中通入Cl2和S2Cl2混合气体可制得。此外,将氧化镝溶于盐酸,通过蒸发、浓缩、冷却析出六水合氯化镝,将水合物在HCl-N2气流中加热脱水也可制得无水氯化镝。
贮存方法
常温密闭避光,通风干燥处
毒理学数据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小鼠经口LD50:5443 gm/kg;
小鼠腹腔LD50:343 mg/kg;
豚鼠腹腔LD50:196 mg/kg;
生态学数据
通常对水体是稍微有害的,不要将未稀释或大量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污水系统,未经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计算化学数据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未确定
2、 氢键供体数量:0
3、 氢键受体数量:0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 0
6、 重原子数量:4
7、 表面电荷:0
8、 复杂度:8
9、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3、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共价键单元数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