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唑磷
物理性质
性状:不确定
密度(g/mL,25/4℃):不确定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不确定
熔点(oC):不确定
沸点(oC,常压):不确定
沸点(oC, 5.2kPa):不确定
折射率:不确定
闪点(oC):不确定
比旋光度(o):不确定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oC):不确定
蒸气压(kPa,25oC):不确定
饱和蒸气压(kPa,60oC):不确定
燃烧热(KJ/mol):不确定
临界温度(oC):不确定
临界压力(KPa):不确定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不确定
爆炸上限(%,V/V):不确定
爆炸下限(%,V/V):不确定
溶解性:水溶性1.9 mg/l (
毒理学数据
急性毒性:大鼠口经LD50:112 mg/kg;大鼠Administration onto the skin LD50: 4500 mg/kg;
小鼠口经LD50:40 mg/kg;小鼠Administration onto the skin LD50:193 mg/kg;
小鼠腹腔LD50:105 mg/kg;小鼠皮下注射LD50:720 mg/kg;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79.43
2、 摩尔体积(m3/mol):248.9
3、 等张比容(90.2K):657.7
4、 表面张力(dyne/cm):48.6
5、 极化率(10-24cm3):31.49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4.2
2、 氢键供体数量:0
3、 氢键受体数量:5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7
5、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53.7
6、 重原子数量:20
7、 表面电荷:0
8、 复杂度:328
9、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3、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品标志: 有毒危害环境
安全标识:S28 S45 S60 S61 S36/S37
危险标识:R24/25 R50/53
贮存方法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酸酐、酰基氯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作用与用途
避免与强氧化剂、酸类、酸酐、酰基氯接触。
性质与稳定性
用于染料合成。
合成方法
(1)乙烯氧氯化法,乙烯与氯气在三氯化铁催化剂存在下,液相直接氯化生成1,2-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经精制后裂解,得氯乙烯和氯化氢,经精馏得到成品氯乙烯。副产氯化氢、乙烯与空气,通过载于氧化铝上的氯化铜触媒进行氧氯化反应得1,2-二氯乙烷,精制后在500℃、2.0-2.5MPa压力下,在管式炉内裂解生成氯乙烯和氯化氢,精制得产品氯乙烯。副产品氯化氢可再返回氧氯化反应器与乙烯再进行氧氯化反应
此法乙烯直接氯化转化率为99.7%,二氯乙烷选择为99%;二氯乙烷转化率为57%,氯乙烯选择性为99%。
每吨产品消耗定额:乙烯(100%计)485kg,氯气(100%)630kg,蒸汽(1.11MPa)1900kg,煤气90.15-0.20MPa)5.235×1000000KJ,电10000V±6%,50Hz±5%,8.64×100000KW/t。
(2)乙烯直接氯化法 包括乙烯高温氯化和乙烯低温氯化等。
1、乙烯低温氯化法 先向乙烯通氯,在三氯化铁存在下制取二氯乙烷,在碱的醇溶剂中,二氯乙烷再脱氯化氢制取氯乙烯,其反应如下:二氯乙烷裂解要在600℃以上进行。它除了脱第一个氯化氢生产氯乙烯外,还发生脱第二个氯化氢反应而生成乙炔,因而使氯乙烯产率降低。为了提高产率,必须使用催化剂,如活性炭、硅胶等,这样反应可以温度480-520℃下进行,氯乙烯产率可达85%。
2、乙烯高温氯化法 以乙烯、氯气为原料,经高温氯化生产氯乙烯,同时副产多种氯代烃溶剂。整个工艺过程分热氯化、冷氯化和氧氯化三部分。其过程如下。
热氯化:乙烯、氯气和循环的二氯乙烷、三氯乙烷在热压反应釜内,于0.15MPa压力、374-495℃温度条件下反应,不用催化剂,生成氯乙烯经分离、精制而得产品,其佘二氯乙烷和三氯乙烷返回热压釜;氯化氢和未反应的乙烯送氧氯化工序。
冷氯化:使热氯化工序来的二氯乙烯与氯气反应成四氯乙烷,或与氯化氢反应得1,1,1-三氯乙烷,反应也不需要催化剂。所得四氯乙烷经热裂解而得三氯乙烯,氯化氢则送氧氯化工序。
氧氯化:以铜盐为催化剂,在0.2-0.78MPa、222-476℃温度下反应生成二氯乙烷、三氯乙烷、四氯乙烷和水,经分离得三氯乙烷、二氯乙烷产品,其佘氯代烃返回热氯化系统。
(3)烯炔法 此法有两种。
1、联合法 以乙烯、乙炔为原料,经氯化后,其中乙烯生成二氯乙烷;二氯乙烷裂解制氯乙烯,所副产的氯化氢与乙炔进行加成反应得氢乙烯,这样就可避免副产氯化氢。
该法采用的原料一半来自电石乙炔,一半来自石油乙烯。因此采用电石法生产氯乙烯的工厂,转向石油路线时,用此法作为过渡阶段比较简便,可以利用原有设备。
在国内采用重油为原料,经蓄热炉裂解,制成含乙烯25%-30%的混合气,再简易分离去除C3以上组分,制得的稀乙烯,与氯气在35-40℃、三氯化铁存在下,合成二氯乙烷。粗二氯乙烷经闪蒸精制,在管式炉内。其中副产氯化氢送往电石法氯乙烯工序合成氯乙烯。氯乙烯质量可达到聚合要求。
2、混合烯炔法 以石脑油为原料,经2000℃的温度进行火焰裂解制得乙炔、乙烯混合气,在除去C3以上馏分和焦炭等杂质后,不经分离直接与氯化氢混合,在氯化汞催化剂存在下,乙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乙烯,分离氯乙烯后的混合气体,通氯气与乙烯合成二氯乙烷;二氯乙烷再经热裂解得氯乙烯和氯化氢,氯化氢经提纯干燥后,送回,与混合气中的乙炔反应,用于合成氯乙烯。
裂解条件:炉温2000℃,常压,烯炔比1.2:1,烯烃产率48%-53%。氯乙烯产率:以乙炔计为95%-98%,以氯气计为99%,以乙烯计为95%-985;二氯乙烷转化率为50%,氯乙烯收率为96%。
(4)电石乙炔法 以电石为原料制乙炔,在以活性炭为载体氯化汞催化剂存在下,与氯化加成而得。
配料摩尔比为:乙炔:氯化氢=1:(1.08-1.1)。乙炔和氯化氢按上述配比混合物后进行列管装有催化剂,借列管外的循环冷却水带走。反应气体中还含有未反应的氯化氢、乙炔和生成的乙醛、1,1-二氯乙烷及顺二氯乙烯、反二氯乙烯等化合物。反应后的粗氯乙烯气体,经水洗塔、碱洗塔,洗去气体中氯化氢及二氧化碳。碱洗后气体,通过干燥塔进行压缩全凝、液化,液体氯乙烯分别送入低沸点塔及高沸点塔,去除高、低沸点物即得聚合级氯乙烯单体。
消耗定额(kg/t):乙炔429,氯化氢680,氯化汞2。
生态学数据
对水是稍微有害的,不要让未稀释或大量的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者污水系统,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