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亚锡
物理性质
性状:灰色立方晶系晶体。
密度(g/mL,25/4℃): 5.08
熔点(oC):880
沸点(oC,常压):1210
溶解性:微溶于水。
作用与用途
如果遵照规格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未有已知危险反应,避免酸、氧化物。不溶于水,溶于浓酸。
合成方法
1.将新制得的氯化亚锡放入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的水使其溶解。完全溶解后移入大烧瓶中,用热水稀释至1500mL。如不完全溶解,则将上层澄清液移入烧瓶中,将未溶氯化亚锡小块击碎,再溶于少量水中,反复进行操作,直至全溶,澄清液都合并入烧瓶中。将总量为1500mL的混合液放在通风橱内,通入硫化氢气体,使之饱和。待沉淀沉降后,倾出上层清液,过滤,在滤纸上放置控水,轻轻地将沉淀连同滤纸放在一大张滤纸上摊开,加热干燥、粉碎。
若氯化亚锡为陈旧产品,会有一部分被氧化成氯化锡,遇水会显著水解并产生不溶性锡酸。溶解氯化亚锡如用水量大,发生水解虽得不到透明溶液,但与硫化氢反应,全部转变为硫化物。
2.应用无水纯KSCN为原料。可将市售的试剂用沸腾的95%乙醇重结晶多次,然后在100℃真空下干燥。把约10份质量的KSCN在瓷坩埚中熔融直到开始出现蓝色(约为450℃),慢慢加入1份质量的纯SnO2。反应时放出大量气体,每次都要等到熔融物变澄清后才加入新的SnO2。在反应时保持温度不要过高,否则已生成的SnS会转变为K2SnS3。加完SnO2后再继续加热15min,然后让它慢慢冷却。用水处理灰色的熔融物,残留的物质即为分析纯的结晶SnS。
贮存方法
保持贮藏器密封、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确保工作间有良好的通风或排气装置
生态学数据
对是水稍微有危害的不要让未稀释或大量的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者污水系统,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计算化学数据
1、 氢键供体数量:0
2、 氢键受体数量:0
3、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4、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0
5、 重原子数量:2
6、 表面电荷:0
7、 复杂度:2
8、 同位素原子数量:0
9、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2、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3、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品标志: 刺激
安全标识:S26 S37/S39
危险标识:R36/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