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氯化铪
物理性质
性状:无色结晶。
熔点(oC):320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oC):不适用的
溶解性:和水反应强烈
作用与用途
常温常压下稳定
避免的物料 水分/潮湿 氧化物。在大气压下于317℃升华。吸湿性强。易溶于水,极易水解。最好在干燥箱中进行处理。
合成方法
氯化铪的制备装置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合成。反应管为内径18mm、长50cm的硼硅酸玻璃管,其一端为阳型磨口接头,将10处拉细,在距10处25cm处装入硼硅酸玻璃棉。把5.0~15.0g的二氧化铪装入管内,反应管置于电炉9(长度约20cm)的中心。随后,使另—端在8处与活塞7熔接。从6处将50~100mL的干燥四氯化碳装入容积为300mL的烧瓶5中,然后将6封闭。关闭活塞4,将活塞7旋至适当的位置,通入氮气。使氮气先经过五氧化二磷干燥塔1、2及安全阱3以后,再进入反应管。若将电炉加热到300~400℃,由于所含湿气被蒸出,可用火焰将湿气从反应管端逐出。然后,将阴型干燥管与反应管的一端11的阳型接头接合在一起。在12处装入硼硅酸玻璃棉,在12与13之间装入氯化钙。在磨口连接处涂以硅酮润滑脂。充分挤压使该处密封良好。按好干燥管以后,在干燥氮气中将试样加热一夜。随后将装有浓氢氧化钠水溶液的瓶14与干燥管连接起来,开始合成反应。注意,因为从14出来的气体中也会含有处理不尽的光气,所以必须导入通风橱内进行排气。首先,将电炉9加热到450~500℃。将活塞7反向旋转,开启活塞4将氮气通入5中。调节氮气流速使氮在四氯化碳中鼓泡速度为60~80个/分。生成的氯化铪积集在9与10之间。用本生灯火焰将氯化铪经玻璃棉逐至10与11之间。将9与10用普通铜网包裹起来均匀加热。若加热过度可使玻璃棉发生一定程度的反应。每小时约可制得1~2g。在9处的反应逐渐变慢,随后几乎不发生反应。于是关闭活塞4,将7反转回去。将9的温度降到300~400℃,进一步将干燥的氮气通入设备内一夜。该操作对除去10与11之间的六氯乙烷是必要的。通入氮气一夜后即可停止,将11与12处熔封,再将10处熔封。用原料氧化铪5g时,可得产品6.7g。
贮存方法
常温密闭,阴凉通风干燥惰性气体下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主要的刺激性影响:
在皮肤上面:在皮肤和粘膜上造成腐蚀性影响,刺激皮肤和粘膜;
在眼睛上面:强烈的腐蚀性影响,刺激的影响;没有已知的敏化影响。
生态学数据
通常对水体是稍微有害的,不要将未稀释或大量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污水系统,未经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计算化学数据
1、 氢键供体数量:0
2、 氢键受体数量:0
3、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4、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0
5、 重原子数量:5
6、 表面电荷:0
7、 复杂度:19.1
8、 同位素原子数量:0
9、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2、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3、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 3260 8/PG 2
危险品标志: 腐蚀
安全标识:S26 S45 S36/S37/S39
危险标识:R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