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苯基丙酰氯
物理性质
性状:腐蚀性无色液体。
密度(g/mL,25/4℃):1.135
熔点(oC):-7
沸点(oC,常压):225
折射率:1.5265
闪点(oC):108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oC):
作用与用途
远离氧化物,水分,碱,活性金属,胺。
性质与稳定性
有机合成中间体。
贮存方法
存放在充有干爽惰性气体的容器内,并放在阴凉,干爽处。储存的地方必须上锁,钥匙必须交给技术专家和他们的助手保管。避免湿气和水分。远离氧化剂。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小鼠(腹膜)LD50:>500mg/kg
由于食盐的LD50是3,000 mg/kg,BPA的急性毒性程度与食盐同。
生态学数据
对水稍微有危害的,不要让未稀释或者大量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者污水系统。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45.31
2、 摩尔体积(m3/mol):147.2
3、 等张比容(90.2K):367.1
4、 表面张力(dyne/cm):38.6
5、 极化率(10-24cm3):17.96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2.8
2、 氢键供体数量:0
3、 氢键受体数量:1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3
5、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17.1
6、 重原子数量:11
7、 表面电荷:0
8、 复杂度:128
9、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3、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 3265 8/PG 2
危险品标志: 腐蚀
安全标识:S26 S45 S36/S37/S39
危险标识:R20 R34
合成方法
1.磷酸二氢钠法将纯碱溶液与磷酸在80~100℃进行中和反应2h,生成的磷酸二氢钠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制得二水磷酸二氢钠,加热至110~230℃脱去2个结晶水,继续加热脱去结构水,进一步加热至620℃时脱水,生成的偏磷酸钠熔融物,并聚合成六偏磷酸钠。然后卸出,从650℃骤冷至60~80℃时制片,经粉碎制得六偏磷酸钠成品。其
2.五氧化二磷法将黄磷在干燥空气流中燃烧氧化、冷却而得的五氧化二磷与纯碱按一定比例(Na2O:P2O5=1~1.1)混合。将混合粉料于石墨坩埚中间接加热使其脱水熔聚,生成的六偏磷酸钠熔体经骤冷制片、粉碎,制得工业六偏磷酸钠成品。其
3.将试剂磷酸二氢钠加热至700~900℃熔融,当熔融物完全透明,内部气泡消失后,骤冷至60~80℃,得到薄片玻璃状产品,即为六偏磷酸钠:
4.将 试 剂 磷 酸 二 氢 钠 加 热 至250℃,骤冷,可得偏磷酸钠的二聚物;加热至650℃,骤冷,得六偏磷酸钠。
5.磷酐法 将黄磷加热熔融后,送入氧化燃烧炉中,用干燥空气中的氧进行氧化燃烧反应,生成中间产品磷酐。再将磷酐与纯碱混合后,经高温聚合反应,骤冷制片即得片状六偏磷酸钠;经粉碎可得粉状六偏磷酸钠。
6.中和聚合法 工艺流程如下:
将磷酸和液体氢氧化钠分别经各自的批量控制器(控制每批液碱、酸投入量,可自动配料,加料速度可在0~20L/min范围内任意调节),按要求加入量连续、准确地加入到中和槽中进行中和反应,反应完成后,pH值达4~4.4,生成磷酸氢二钠,通过中和液泵送入高位槽。将一定量的磷酸氢二钠连续、均匀送到干燥机中干燥,得到规定水分含量的片状磷酸氢二钠,再连续地送入由特殊耐腐蚀材料制成的经柴油燃烧的高温(750~850℃)聚合炉中,使磷酸氢二钠熔融聚合;熔融物料经从聚合炉中连续流出,经骤冷压片即得片状六偏磷酸钠,破碎、筛分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