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酸二丁基锡
物理性质
1. 性状:白色非晶形粉末
密度(g/mL,25/4℃):不确定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不确定
熔点(oC):108-113℃
沸点(oC,常压):不确定
沸点(oC,5.2kPa):不确定
折射率:不确定
闪点(oC):不确定
比旋光度(o):不确定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oC):不确定
蒸气压(kPa,25oC):不确定
饱和蒸气压(kPa,60oC):不确定
燃烧热(KJ/mol):不确定
临界温度(oC):不确定
临界压力(KPa):不确定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不确定
爆炸上限(%,V/V):不确定
爆炸下限(%,V/V):不确定
溶解性:微溶于苯、甲苯,不溶于水。
作用与用途
有刺激性,有毒具有催泪性。
性质与稳定性
该品为聚氯乙烯的热稳定剂,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和透明性,无硫化污染性,长期耐热性特别好,可以防止在高温加工时制品变黄。
该品在硬质透明制品中尤为适用,其熔点较高,不会降低硬质制品的软化点和冲击度。一般用量为0.5-2%,与钡皂或镉皂并用有协同效应,可进一步提高稳定效力,与月桂酸二丁基锡并用可更加改善制品的透明性和耐热性,与环氧化合物并用可降低其催泪性。该品缺乏润滑性,加工性能差;因有挥发性;加工时有时会起泡;而且,在由加热时所生成氯化氢的作用下,该品会转位成为富马酸酯,与树脂的相容性下降,易喷霜。为克服这些缺点,现已发展了许多改性品种。
合成方法
(1)氧化二丁基锡的合成 常温下将红磷、丁醇投入反应釜,然后分批加入碘,边加边搅拌,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逐渐升高,当温度达到127℃左右时,停止反应。加水洗涤,静置分层。分去水层,油层进行分馏,得精制碘丁烷。将碘丁烷、溶剂正丁醇及锡粉、镁屑加入反应釜,在强烈搅拌下于120~140℃进行反应。达到终点后进行蒸馏,回收正丁醇和未反应的碘丁烷。釜液为碘代丁基锡粗品。加入10%的盐酸,控制温度60~70℃搅拌洗涤半小时,静置分层,分出废酸液,得精制二碘代二正丁基锡。将20%的烧碱溶液加入到二碘代二正丁基锡中,搅拌下控制温度60℃左右,进行水解反应。水解完成后,静置分层,分去水层后,用水洗涤,获精制氧化二正丁基锡。
贮存方法
本品应密封保存。纸板桶包装,产品储存存放于通风、干燥地方。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
大鼠吸入LC50: 313 mg/m3/4H
小鼠口径LD50:470 mg/kg;
2、生殖毒性:
大鼠口径LD50: 28 mg/kgSEX/DURATION
小鼠半致死量(静脉):56mg/kg
计算化学数据
1、 氢键供体数量:0
2、 氢键受体数量:4
3、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6
4、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52.6
5、 重原子数量:17
6、 表面电荷:0
7、 复杂度:282
8、 同位素原子数量:0
9、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2、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3、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 3146 6.1/PG 2
危险品标志: 极毒危害环境
安全标识:S26 S28 S45 S60 S61 S36/S37
危险标识:R26 R36/37/38 R24/25 R50/53
生态学数据
对水稍微有危害的,不要让未稀释或者大量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者污水系统。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分子结构数据
五、分子性质数据:
1、 摩尔折射率:58.68
2、 摩尔体积(m3/mol):155.3
3、 等张比容(90.2K):429.6
4、 表面张力(dyne/cm):58.4
5、 极化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