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苯噻隆
物理性质
性状:纯品为白色结晶固体
密度(g/mL,25/4℃):不确定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不确定
熔点(oC):119~120
沸点(oC,常压):不确定
沸点(oC, 5.2kPa):不确定
折射率:不确定
闪点(oC):11
比旋光度(o):不确定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oC):不确定
蒸气压(kPa,25oC):1.33×10-4Pa (20℃)。
饱和蒸气压(kPa,60oC):不确定
燃烧热(KJ/mol):不确定
临界温度(oC):不确定
临界压力(KPa):不确定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不确定
爆炸上限(%,V/V):不确定
爆炸下限(%,V/V):不确定
溶解性:20℃时 丙酮116g/L,二甲基甲酰胺100g/L,甲醇65g/L,水59mg/L。
性质与稳定性
取代脲类除草剂,通过抑制植物光合作物中的希尔反应,达到除草目的。主要用于小麦等冬谷作物,豌豆等豆科作物及洋葱、蔬菜等作物。麦田除草用药量15~22.5g/100m2,豆田除草14.3~28.5g/100m2。由于药剂主要通过根部吸收,所以施药时土壤应湿润。对由根系繁殖的杂草无效。对后茬作物较安全。不宜施用于春大麦。
噻唑隆为一种芽前、芽后用的防除麦类、豆类中的杂草的广谱除草剂,对许多单子叶、双子叶杂草均有良好的防除作用。主要通过根部吸收,杂草在施药后14-20d内死亡。
合成方法
先将苯胺与二硫化碳在碳酸钠水溶液中反应制得N-二硫代羧酸钠苯胺,再与一甲胺反应生成1-苯基-3-甲基硫脲,然后经环合为2-甲氨基苯并噻唑,再与异氰酸甲酯反应得到噻唑隆。
在碳酸钠存在下,苯胺与CS2反应生成苯氨基硫代甲酸钠,再与一甲胺反应制得N-苯基-N’-甲基硫脲。随后与硫酰氯反应生成2-甲氨基苯并噻唑。最后与异氰酸甲酯反应合成甲基苯噻隆。
或将2-甲氨基苯并噻唑与甲氨基甲酰氯反应,生成甲基苯噻隆。
毒理学数据
急性毒性:大鼠口经LD50:>2500 mg/kg;大鼠吸入LC50:>500 mg/m3/4H;大鼠腹腔LD50:315 mg/kg;小鼠口经LD50:>1 mg/kg;
小狗口经LD50:>1 mg/kg;小猫口经LD50:>1 mg/kg;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63.14
2、 摩尔体积(m3/mol):166.6
3、 等张比容(90.2K):463.2
4、 表面张力(dyne/cm):59.6
5、 极化率(10-24cm3):25.03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1.9
2、 氢键供体数量:1
3、 氢键受体数量:2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1
5、 互变异构体数量:2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45.2
7、 重原子数量:15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249
10、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 3077 9/PG 3
危险品标志: 易燃有毒危害环境
安全标识:S7 S16 S45 S60 S61
危险标识:R11 R23/24/25 R39/23/24/25 R50/53
贮存方法
保存方法:密闭,阴凉,通风干燥处
作用与用途
避氧化物
生态学数据
通常对水体是稍微有害的,不要将未稀释或大量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污水系统,未经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