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N-双(2-羟基乙氧基)-1,4-苯二胺偶氮硫
物理性质
性状:粉末
熔点(oC):168-171
作用与用途
如果遵照规格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未有已知危险反应
贮存方法
保持贮藏器密封、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确保工作间有良好的通风或排气装置
毒理学数据
1、其他多剂量毒性:大鼠经口TDLo:88088 mg/kg/2Y-C;大鼠经口TDLo:11011 mg/kg/13W-C;
2、致突变性:突变微生物试验: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5mg/plate;
生态学数据
对水是稍微有危害的不要让未稀释或大量的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者污水系统,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
2、 氢键供体数量:5
3、 氢键受体数量:8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5
5、 互变异构体数量: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144
7、 重原子数量:19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222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2
性质与稳定性
取代脲类除草剂,通过抑制植物光合作物中的希尔反应,达到除草目的。主要用于小麦等冬谷作物,豌豆等豆科作物及洋葱、蔬菜等作物。麦田除草用药量15~22.5g/100m2,豆田除草14.3~28.5g/100m2。由于药剂主要通过根部吸收,所以施药时土壤应湿润。对由根系繁殖的杂草无效。对后茬作物较安全。不宜施用于春大麦。
噻唑隆为一种芽前、芽后用的防除麦类、豆类中的杂草的广谱除草剂,对许多单子叶、双子叶杂草均有良好的防除作用。主要通过根部吸收,杂草在施药后14-20d内死亡。
合成方法
先将苯胺与二硫化碳在碳酸钠水溶液中反应制得N-二硫代羧酸钠苯胺,再与一甲胺反应生成1-苯基-3-甲基硫脲,然后经环合为2-甲氨基苯并噻唑,再与异氰酸甲酯反应得到噻唑隆。
在碳酸钠存在下,苯胺与CS2反应生成苯氨基硫代甲酸钠,再与一甲胺反应制得N-苯基-N’-甲基硫脲。随后与硫酰氯反应生成2-甲氨基苯并噻唑。最后与异氰酸甲酯反应合成甲基苯噻隆。
或将2-甲氨基苯并噻唑与甲氨基甲酰氯反应,生成甲基苯噻隆。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79.55
2、 摩尔体积(m3/mol):201.7
3、 等张比容(90.2K):596.3
4、 表面张力(dyne/cm):76.3
5、 介电常数:
6、 偶极距(10-24cm3):
7、 极化率: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