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金(I)
物理性质
性状:明亮的黄色的结晶
密度(g/mL,25/4℃): 7.4
熔点(oC):289
溶解性:遇水分解
作用与用途
遵照规格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加热至170℃左右即分解;可溶于碱金属氯化物溶液,溶于水时即分解成为Au和AuCl3。
合成方法
将含有金的王水溶液,置于水浴上用毛细管向该溶液通入CO2,使溶液上方形成CO2覆盖层以保护溶液;同时用真空泵减压蒸馏除去溶剂。为除去残留的硝酸,可多次加入浓盐酸进行蒸发。把得到的暗红棕色熔融物倾倒在蒸发皿中,使其固化成结晶物。然后在高真空下加热至100℃,直至无明显的蒸气压。在此操作中,氯金酸HAuCl4再次变成液体,须注意防止其飞溅。当完全脱水后,将残留物用沸腾的溴苯浴加热至156℃进行分解,即可得到产品(AuCl)。若在更高温度下(170~205℃)进行分解反应,则产物(AuCl)会在数小时内完全分解。
贮存方法
密封于阴凉干燥处。
生态学数据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可用
2、 氢键供体数量:0
3、 氢键受体数量:0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0
6、 重原子数量:2
7、 表面电荷:0
8、 复杂度:2
9、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3、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 3260 8/PG 2
危险品标志: 腐蚀
安全标识:S26 S27 S36/S37/S39
危险标识:R34 R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