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酯
物理性质
性状:外观带淡棕色液体。
相对密度:1.152(20℃)
沸点(oC,常压):235℃(分解)
蒸气压(kPa,25oC):6.48×10-4Pa(23℃)
溶解性:25℃时溶解度:二甲基亚砜、乙醇、丙酮、乙腈、氯仿、乙酸乙酯、甲苯均>1000 g/L,环己烷36.9g/L,正己烷12.0g/L,水0.443g/L。
作用与用途
在酸性情况下稳定,碱性情况下稍不稳定
性质与稳定性
咪唑类杀菌剂。用于水稻种子处理,对防治种子传播的病原真菌,特别是水稻作物中由串珠镰孢引起的水稻恶苗病、由稻梨孢引起的稻瘟病和宫部旋孢腔菌引起的水稻胡麻叶斑病卓有成效。低浓度施用时,通过阻断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抑制萌发管和菌系的生长,来阻止种传病原真菌的生长发育。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具有抗性的串珠镰孢有效。
合成方法
将10g(0.033mmol)N-1-(1-戊-4-烯氧基丙基)-N-糠基氨基甲酰氯溶于100mLDMF溶液中,加入10g(0.15mol/L)咪唑和5g碳酸钾,于70℃反应1h,反应结束加水,甲苯萃取,有机层浓缩,残渣用甲苯-正己烷混合溶剂重结晶。
毒理学数据
大鼠急性经口LD50981mg/kg(雄)、1051 mg/kg(雌),小鼠急性经口LD501299mg/kg(雄)、946mg/kg(雌);雌、雄大鼠急性经皮LD50>2000mg/kg;雌、雄大鼠急性吸入LC50>3450mg/m3。对兔眼睛有轻微刺激,对兔皮肤无刺激作用。豚鼠皮肤无致敏性。大量短期和长期毒性试验表明,该化合物对细菌无诱变作用,对大鼠和兔不会致畸,对大鼠、小鼠、兔、豚鼠的药理学研究未见有害影响。鲤鱼LC5016.9mg/L(48h),鲫鱼LC5020.0 mg/L(48h),硬头鳟LC504.0 mg/L (48h),剑蚤LC50>100mg/L (6h)。蜜蜂接触
LD50100μg/只。鹌鹑急性经口LD502380 mg/kg,鸡急性经口LD504228mg/kg。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95.48
2、 摩尔体积(m3/mol):297.4
3、 等张比容(90.2K):762.3
4、 表面张力(dyne/cm):43.1
5、 极化率(10-24cm3):3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