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醛
物理性质
性状:无色透明液体
相对密度:0.8410(20℃)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1.94
熔点(oC):-86.9
沸点(oC,常压):52~53
相对密度(20℃,4℃):0.8410
折射率:1.4017
闪点(oC,开杯):-18
闪点(oC,闭杯):-26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oC):234
黏度(mPa·s,20oC):0.35
蒸气压(kPa, 20oC):29.3
燃烧热(KJ/mol):93.1
临界温度(oC):233
临界压力(KPa):5.07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0.0086
爆炸上限(%,V/V):31.0
爆炸下限(%,V/V):2.8
溶解性:能与大多数有机溶剂,如正己烷、正辛烷、环戊烷、甲苯、二甲苯、氯仿、甲醇、乙醇、乙二醚、乙醛、丙酮、乙酸、丙烯酸和乙酸乙酯等完全互溶。
常温折射率(n25):1.397424.5
气相标准熵(J·mol-1·K-1) :281.7
液相标准燃烧热(焓)(kJ·mol-1):-1638.68
液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113.51
液相标准热熔(J·mol-1·K-1):121.1
作用与用途
1.避免受热、光照,避免与碱、强氧化剂、强还原剂、氧、酸类接触。
化学性质:丙烯醛兼含有双键和醛基,具有两种官能团的典型反应。丙烯醛的双键可以与醇、硫醇、水、胺、有机酸和无机酸,活泼亚甲基化合物在酸或碱催化下发生加成反应。丙烯醛的醛基可以与醇或多羟基物质在温和的酸性条件下发生缩醛反应。双键与醛基可以相互影响,使丙烯醛表现出特有的性质。
2.本品为刺激性强的极毒液体,强烈地刺激眼和呼吸道黏膜,造成眼结膜炎、喉炎、支气管炎,更高浓度的蒸气能引起肺炎、肺出血、肺水肿和呼吸困难。误服丙烯醛会引起严重肠胃病及肺出血等。亦可经皮肤吸收而中毒。小鼠皮下注射LD5030mg/kg,工作场所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0.25mg/m3。操作人员应戴防护口罩。
3. 存在于烟叶、主流烟气、侧流烟气中。
4. 是一种弱的治敏物,吸入可引起气喘反应,大量吸入引起肺水肿。
性质与稳定性
1.主要用于制造蛋氨酸和其他丙烯醛衍生物,用作色谱分析标准物质,也用于有机合成,从钴、锰、镍中分离锌。
2.杀菌剂。在油田注水、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中用作杀菌剂。在造纸工业不用作黏泥防止剂。在油田回注水处理中使用量一般为10~15mg/L。在中性到微碱性的循环水系统通常使用量为0.2~1mg/L。
3.用作油田注水杀菌剂,可促进水有效流动,抑制水中细菌生长,消除油田水中含硫化氢化合物的异味,
防止细菌在管线和地层造成腐蚀和堵塞等。在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中用作杀菌剂。在造纸工业中用作黏泥防止剂。
4. 用于制备合成树脂和药物等。
合成方法
1.实验室制法 将甘油与硫酸氢钾或硫酸镁,硼酸,三氧化铝在215~235 ℃共热,将反应生成的丙烯醛气体蒸出并经冷凝收集,得粗品。将粗品加10%磷酸氢钠溶液调pH值至6,进行分馏,收集50~75 ℃馏分,即得丙烯醛精品。
贮存方法
1.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2.丙烯醛在光、热或微量污物的影响下,会迅速聚合,同时释放出大量热量而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在无机酸、碱或胺类的作用下,也会高度发热。如果与无机酸、碱接触,宜加入缓冲溶液(冰醋酸84%,照相级对苯二酚8%,无水碳酸钠8%)加以控制。贮运所用设备及管道阀门必须十分洁净,并用惰性气体扫洗。按危险品规定贮运。
毒理学数据
1、 刺激性:家兔经眼: 1mg,重度刺激。家兔经皮: 5mg,重度刺激。
2、 急性毒性:大鼠经口LD50:46 mg/kg ;大鼠吸入LC50:300mg/m3,1/2小时
兔径皮LD50:562 mg/kg;小鼠经口LC50为26.4mg/kg
3、 丙烯醛是一种具有高度刺激性,极毒的液体,在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0.3mg/m3。直接与其接触会损伤眼睛和呼吸道,是一种很强的催泪毒气。吸入人体会引起肠胃不适、肺充血和水肿。
生态学数据
该物质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大气和水体可造成污染,对水生生物应给予特别注意。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15.85
2、 摩尔体积(m3/mol):70.4
3、 等张比容(90.2K):149.3
4、 表面张力(dyne/cm):20.1
5、 介电常数:
6、 偶极距(10-24cm3):
7、 极化率:6.28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0
2、 氢键供体数量:0
3、 氢键受体数量:1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1
5、 互变异构体数量: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17.1
7、 重原子数量:4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30.3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 1092 6.1/PG 1
危险品标志: 易燃很易燃极毒危害环境
安全标识:S23 S26 S28 S45 S61 S36/S37/S39 S3 S9 S14 S38
危险标识:R11 R26 R34 R50 R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