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虫腈
物理性质
性状:白色固体
密度(g/mL,20℃):1.48~1.63
熔点(oC):200.5~201
沸点(oC,常压):510
闪点(oC):262
溶解性:不溶于水
作用与用途
常温常压下稳定
对兔皮肤无刺激性,对眼睛钻膜无刺激性。
性质与稳定性
1、 含氟吡唑类广谱性杀虫剂,活性高,应用范围广,对半翅目、缨翅目、鞘翅目、鳞翅目等害虫及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已产生抗性害虫也显示极高敏感性。可用于水稻、棉花、蔬菜、大豆、油菜、烟叶、马铃薯、茶叶、高梁、玉米、果树、森林、公共卫生、畜牧业等,防治稻螟虫、褐飞虱、稻象甲、棉铃虫、黏虫、小菜蛾、菜青虫、甘蓝夜蛾、甲虫、切根虫、球茎线虫、毛虫、果树蚊虫、麦长管蚜、球虫、毛滴虫等。推荐用量12.5~150g/hm2。我国已批准在水稻、蔬菜上进行大田药效试验。制剂为5%胶悬剂和0.3%颗粒剂。
2、 主要用在水稻、甘蔗、土豆等农作物上,动物保健方面主要用于杀灭猫和狗身上的跳蚤和虱等寄生虫
合成方法
1、 5-氨基-3-氰基-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吡唑的制备 将由7g亚硝酸钠和27.5mL浓硫酸制备的亚硝酰硫酰的悬浮液用乙酸稀释,于25~32℃滴加21.2g2,6-二氯-4-三氟甲基苯胺的乙酸溶液50mL,升温至55℃,加热20min,倾入2,3-二氰基丙酸乙酯的乙酸 (60mL)、水(125mL)的溶液中,搅拌15min后,加水,分离油层,二氯乙烷萃取,合并油层,氨水洗涤至pH值9,分层,用水、稀盐酸洗涤,干燥,过滤,真空蒸发,油状物在甲苯、己烷中重结晶,收率70.9%。
5-氨基-3-氰基-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硫基吡唑的制备
在1h内将三氟甲基硫氯(10.8g)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加到含上步产物20g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室温下搅拌过夜,经水洗、干燥、过滤、脱溶得固体物26.3g,重结晶后得产物,收率92%。
氟虫腈的合成 搅拌下, 用4.5g间氯过氧苯甲酸处理10g上步产物的二氯甲烷溶液,搅拌过夜后,再添加2份1.6g间氯过氧苯甲酸,并放置2d。用乙酸乙酯稀释,依次用亚硫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经干燥、过滤、脱溶,在SiO2色谱柱上用二氯甲烷洗脱纯化后,得氟虫腈6.0g,收率57.8%。
请参见《农药》杂志2002年第3期新型杀虫型——氟虫腈的合成。
贮存方法
密封、在 0-6 oC下保存
毒理学数据
大鼠急性经日LD50为100mg /kg,大鼠急性经皮LD50> 2000mg /kg。大鼠急性吸入LC50为0 . 682mg /L。Am二试验呈阴性,无致畸作用。鲤鱼LC50为0.34mg/l(96h),野鸭径口LD50 > 2150mg /kg .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4.5
2、 氢键供体数量:1
3、 氢键受体数量:10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2
5、 互变异构体数量:3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84.7
7、 重原子数量:26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599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1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 2811 6.1/PG 3
危险品标志: 有毒
安全标识:S26 S45 S60 S61 S36/S37/S39
危险标识:R57 R23/24/25 R48/25 R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