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甲酸三氯甲酯
物理性质
性状:无色液体
密度(g/ m3,25/4℃):1.65
相对蒸汽密度(g/cm3,空气=1):6.9
熔点(oC):-57
沸点(oC,常压):128
溶解性:不溶于水
作用与用途
按规格使用和贮存,不会发生分解,避免与氧化物接触
性质与稳定性
用作军用毒气及有机合成工业的原料
用于医药、农药、染料。
有机合成中用作胺类、醇类等的酰化剂和酰胺、肟的脱水剂,还用作光气代用品及用于某些氯化反应等。
合成方法
1.在100Ml硬质三颈烧瓶的二颈上分别安装温度计和顶部带氯化钙干燥管的回流冷凝器,干燥管连接出气管。瓶的另一颈安装进气管,瓶的另一颈安装进气管,其尖端伸入瓶中至近底处,在瓶中放入一个100~200W的高压汞灯作光源,反应开始时,先开动搅拌和汞类照射,然后让氯气以缓慢的气流经过进气管通入瓶内,反应放热,当温度达到30℃时,将反应瓶浸于冷水浴中,此时,可以较快地通氯,其速度以保持反应温度在30~35℃为准,大约6.5~7h后,溶液由于有了过量氯而呈淡黄绿色,这表明已到达终点,停止通氯后,当黄绿色仍能保持2~3min时,通N2驱除多余的氯,减压蒸馏,收集53~55℃/7.07Kpa馏分,得65~72g氯甲酸二氯甲酯。
2.由甲酸甲酯的光氯化反应制成
用全玻璃接头的回流装置,瓶中盛100Ml甲酸甲酯,冷凝器套管中盛冰盐水,以防挥发性很强的甲酸甲酯的损失,反应瓶的上方用500W的灯泡照射,为了避免反应过于激烈而造成爆炸,开始阶段氯气从钢瓶中只能缓缓地通入反应瓶,而且反应温度应保持在30℃。随着反应的进行,通氯的速度逐渐加大,温度也逐渐升高,直到最后达到大约90℃,氯化反应30h完成,产物在较小的全玻璃仪器中进行减压蒸馏,仪器装有分馏柱和冷凝器,中段的馏分bp 50.0~50.1℃/6.40kpa,收集在盛有氯化钙的球状容器中,容器外用于冰-乙醚混合物冷冻。
贮存方法
2-8°C密封保存,放置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
毒理学数据
急性毒性:大鼠经吸入LCLo:900 mg/m3/15M,肺,胸部或呼吸-纤毛功能变化,急性肺水肿及肺,胸部或呼吸-其他变化;
生态学数据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32.45
2、 摩尔体积(m3/mol):110.6
3、 等张比容(90.2K):285.3
4、 表面张力(dyne/cm):44.2
5、 极化率(10-24cm3):12.86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3.1
2、 氢键供体数量:0
3、 氢键受体数量:2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1
5、 互变异构体数量: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26.3
7、 重原子数量:8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94.7
10、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 3277 6.1/PG 2
危险品标志: 极毒
安全标识:S26 S28 S45 S36/S37/S39
危险标识:R34 R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