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
基本解释
◎ 日暮 rìmù
[at dusk]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日暮时分,炊烟袅袅
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英文翻译
1.eventide; nightfall
详细解释
傍晚;天色晚。《六韬·少众》:“我无深草,又无隘路,敌人已至,不适日暮。” 唐 杜牧 《金谷园》诗:“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 交河 有书生,日暮独步田野间。”
成语(Idiom):日暮
发音(Pronunciation):rì mù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成语“日暮”由“日”和“暮”两个字组成。其中,“日”指的是太阳,“暮”指的是傍晚。成语的意思是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可以用来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成语“日暮”可以用来形容时间快要到晚上的时候,也可以用来形容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它来形容太阳落山的景象,或者用来形容一天的工作接近尾声。另外,也可以用它来比喻人的生命即将结束,或者某个时期即将过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语“日暮”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中。故事是这样的:春秋时期,郑国的公子重耳被赵国的人囚禁在赵国。他的母亲为了救他,不顾一切地前去赵国,但是赵国的国君对她的请求置之不理。在黄昏时分,重耳的母亲看到太阳即将落山,意识到时间不多了,于是她决定用尽最后的努力。她抱住国君的腿,不松手不放开,表示只有在她死后,他才能离开。国君被她的决心所感动,最终放了重耳。从此以后,“日暮”就成为形容时间快要到晚上的成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语+日暮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太阳已经西斜,天色渐渐暗下来,远处的山峦在日暮中显得格外美丽。
2. 在这个项目的日暮时分,我们需要加班加点,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太阳落山的景象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天色渐暗,这个景象会帮助你记住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时间、结束相关的成语来扩展你的词汇。例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岁月如梭”等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太阳快要落山了,我们该回家了。
2. 初中生:这部电影已经放了两个小时了,估计快日暮了。
3. 高中生:考试即将结束,日暮时分我们要加快复习的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