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恨恨
基本解释
生气、愤恨的样子。 欧阳予倩 《潘金莲》第一幕:“你这一向为甚么老是气恨恨的,什么不称心?”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一章:“老汉终于忍住一肚子气,把粪筐气恨恨地丢在草棚屋檐底下的门台上,向马棚走去了。”
成语(Idiom):气恨恨
发音(Pronunciation):qì hèn hè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非常气愤、愤怒的样子。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气恨恨是由两个相同的形容词“气恨”组成的成语。气指愤怒,恨指愤恨。这个成语形容人非常愤怒,心中充满了愤恨之情。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气恨恨常常用来形容人在遭受了不公平待遇、受到了委屈或受到了欺骗时的愤怒和愤恨之情。它可以用来描述个人在工作、生活或社交场合中遇到不公平或受到伤害时的心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关于气恨恨的具体故事起源目前尚无确切的记载。这个成语可能是在民间口头传承中形成的,用来形容人在遭受不公平待遇时的愤怒情绪。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气恨恨是由两个相同的形容词“气恨”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句法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被公司辞退后,气恨恨地离开了办公室。
2. 她听到了那个人的侮辱,脸上气恨恨的表情让人不敢靠近。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被欺骗或受到委屈后,脸上充满了愤怒和恨意的表情,这样就能够联想到“气恨恨”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气恨恨”相关的成语,如“怒发冲冠”、“愤世嫉俗”等,以丰富自己的汉语词汇。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我被同学捉弄了,我气恨恨地跑回家告诉妈妈。
2. 初中生(13-15岁):老师对我评分不公,我气恨恨地写了一封投诉信。
3. 高中生(16-18岁):他的作弊行为让我非常气恨恨,我决定向老师举报他。
4. 大学生及以上(18岁以上):公司的不公平待遇让我气恨恨,我决定辞职寻找更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