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格
基本解释
(1).指诗文的气韵和风格。 唐 皎然 《诗式》卷一:“语与兴驱,势逐情起,作不由意,气格自高。”《旧唐书·韩愈传》:“常以为自 魏 晋 已还,为文者多拘偶对,而经誥之指归, 迁 雄 之气格,不復振起矣。”《朱子语类》卷一三九:“人之文章也只是三十岁以前,气格都定,但有精与未精耳。”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四:“七言古诗,唯 杜子美 不失初 唐 气格。”
(2).指人的气度和品格。 宋 范仲淹 《兵部侍郎致仕胡公墓志铭》:“公少而倜儻,负气格。” 宋 陆游 《答陆伯政上舍书》:“ 石守道 、 李泰伯 气格相上下。” 明 王錂 《春芜记·访友》:“看你气格清标,体貌閒丽。”
成语(Idiom):气格
发音(Pronunciation):qì gé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人的气质和气度。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气格是指一个人的气质和气度,是指一个人的品质和风度。一个人的气格好,表示他的品质高尚,风度翩翩;而一个人的气格不好,表示他的品质低劣,风度不佳。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气格这个词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品质和风度,可以用来夸奖一个人的高尚品质和优雅风度,也可以用来批评一个人的低劣品质和粗俗风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气格这个词语的起源并没有具体的故事,它是根据人们对人的品质和风度的认识而产生的。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气格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气”表示人的气质,第二个字“格”表示人的品格和风度。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气格高尚,从不与人争吵。
2. 她的气格低劣,经常说粗俗的话。
3. 这个人的气格很好,待人接物非常有礼貌。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把“气格”这个词语拆分成两部分来记忆,其中“气”表示气质,“格”表示品格和风度。可以通过与气质、品格和风度相关的词语联想来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气格”相关的成语,如“气宇轩昂”、“气度不凡”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的气格很好,经常帮助别人。
2. 初中生:她的气格高尚,从不说别人的坏话。
3. 高中生:他的气格低劣,经常欺负同学。
4. 大学生:这个人的气格很好,待人接物非常得体。
5. 成年人:他的气格不错,做事认真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