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索
基本解释
钩稽考索。 孔祥贤 《杂议<陈寅恪文集>的出版》:“大至一个学术流派兴衰的经过,一位历史人物生平的勾索,一部文学作品创作的缘起及评价,小至一个词语的考证,一项语义的诠释,无不令人心悦诚服。”
成语(Idiom):勾索
发音(Pronunciation):gōu suǒ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勾结、串通。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勾索是一个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勾指勾结、串通,索指索取、索要。勾索的含义是指人们通过勾结、串通,合谋进行某种不正当的活动或达成共同的目的。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勾索一词多用于描述人们在商业、政治或其他领域中的不正当行为。可以用来揭示人们之间的勾结、串通行为,或者用于警示人们远离不正当的合谋行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关于勾索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未明确,但这个成语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频率较高,说明它在古代社会中已经存在并被广泛使用。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勾索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些商人之间勾索,通过涨价合谋,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2. 他们勾索起来,企图操纵股市,赚取暴利。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勾索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两个人用钩子(勾)和绳子(索)勾结在一起,暗中串通,达成不正当的目的。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勾心斗角、勾结等,以扩大对相关主题的理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他们之间勾索,一起作弊。
2. 初中生(13-15岁):这些同学之间勾索,一起欺负我。
3. 高中生(16-18岁):这些同学之间勾索,一起抄袭作业。
4. 大学生及以上(18岁以上):这些商人之间勾索,通过假冒伪劣产品牟取暴利。